“国尚礼则国昌,家尚礼则家大,身有礼则身修,心有礼则心泰。”“不学礼,无以立”。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从古至今,渊源流长。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,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注重礼仪。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,文化修养,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,对一个社会来说,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,是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应,十分之重要。
社交礼仪的基本原则
1.律己:自我约束,按照礼仪规范严格要求自己,知道自己该做什么,不该做什么。
2.敬人:在礼仪中,有关对待他人的做法,比对待个人的要求更重要,这一部分实际上就是礼仪的重点和核心。
3.宽容:要求人们在人际活动中运用礼仪时,既要严于律己,更要宽以待人。
4.平等:礼仪是在平等的基础上形成的,是一种平等的、彼此之间的相互对待关系的体现 。
5.真诚:在人际交往中运用礼仪时,务必诚实无欺,言行一致,表里如一。
常见的社交场合和礼仪
1.当有人问路时,直接用手指是不礼貌的,得体的方式是用手掌指引方向。
2.当遇到熟人时,不要坐着和人打招呼,站起来握手交流才是合适的礼节与尊重。
3.与人交谈时,尽可能放松,避免双手交叉站姿,容易给人一种审视感和不耐烦的感觉。
4.当别人发表观点时,不要打断别人的说话,即使自己说的事情是对的,也要听别人说完,这是最基本的礼仪。
如何提升社交礼仪
1.自觉接受和学习礼仪教育,从思想上提高礼仪修养水平。
2.通过学习礼仪,可以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程度,更好地显示自身的优雅风度和良好形象。
3.通过书籍、网络等途径广泛阅读艺术作品和科学文化知识,使自己博闻多识。
4.积极参加社交实践活动,逐步提高礼仪修养。
构建和谐社会 传承社交礼仪
在人际交往中社交礼仪的重要性将会更加突出,拥有得体的社交礼仪和较高的素质教养,将会大大提高我们个人的魅力,让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能够得到他人的尊重,促进我们与他人的关系,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!